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家萍.君慈.庭璇.玉蓉組第一次訪問記錄

報導文學 第一次採訪記錄

採訪者:張家萍.胡君慈.江庭璇.羅玉蓉
記錄:江庭璇

地點:中原大學良善小門附近 雲美米干小吃店
受訪者:老闆娘 林秀美小姐
時間:100/10/21 15:15~16:00

訪問記錄:

受訪人:林秀美  國籍:緬甸
來台灣快五年,先生已來台灣十年
 
        阿姨一開始就先說緬甸的玉很有名,還有產木頭、石油、寶石、黃金,都銷往大陸,緬甸並沒有自己好好經營。阿姨認為英國人殖民緬甸的時候管的比較好,路都鋪得好好的,但是現在很落後,還有貪污的事件。阿姨也說要是緬甸很發達的話他就不會來台灣了。也提到總統可以做二三十年。

        阿姨並沒有身分證,就像是緬甸的客人,外婆外公是在毛澤東時代因為打戰,而跑到緬甸去做生意,但是緬甸並不承認她為緬甸人,大陸人也不承認她為大陸人,所以無法拿到身分證。
        沒有緬甸身分證,也無法在緬甸買房子,也些人會用別人的名義買房子,但這樣不保險。
        我們問他多久才可以拿到身分證,阿姨說他再一年就可以拿到了,因為台灣跟緬甸並沒有邦交,所以要透過泰國才可以拿到,她現在已經放棄國籍,再四、五個月就可以拿到長期居留證,之後再等一年就可以拿到身分證。

        而她來台灣的管道是先生,先生的家人已先來台灣,取得長期居留證後,才將阿姨帶過來。與先生是同鄉的青梅竹馬。
        一開始從緬甸來就在中壢,因為先生的姊姊移民去美國,所已將房子賣給他們。
 
        緬甸跟台灣的的氣候差別非常大,在緬甸時根本不會過敏,但來到台灣早上一醒來就會過敏,中壢也很潮濕。兩國的科技和教育也很多,還有政治也是,在緬甸哪能說政治,會被抓去槍斃,不像台灣言論自由可以討論總統的好不好。
        她在緬甸的房子,比這家店大兩三倍,也很舒適,講話可以很大聲;但在台灣因為兩家距離近,油煙味也飄過來,講話也無法太大聲。
        阿姨說他以前在緬甸就有學過中文,但沒有很精,以前在她媽媽的年代只能在各自家裡偷偷學中文,在她的年代學校已經有中文課,而現在則是有中文學校。
我們說我們是應華系,聽到有學姐去緬甸實習,就很開心,也說到緬甸有很多人來台灣讀書,就在當地結婚。台灣也有人去緬甸當校長。

組員心得:

9957115張家萍
        因為這間雲美米干,我們從大一就很常光顧,所以老師說要訪問新住民時,我們第一個就想到阿姨,一開始我們在店門口徘徊了很久,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比較合適,剛開始阿姨的先生比較有防備,問我們要幹嘛,當我們解釋是因為作業需要採訪他們時,阿姨很快的就答應了我們,而且還說之前已經有人訪問過她了
        一開始阿姨滔滔不絕的跟我們介紹她的故鄉:緬甸,可是阿姨是緬甸的華僑,所以其實在緬甸也是沒有身分證的,這點滿令我驚訝的,在台灣,我們有戶口名簿,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能拿到身分證,很難想像沒有身分證會有什麼影響,從阿姨的說法中,不難發現他對緬甸政府的抱怨,言論不自由,科技教育不發達,生活沒有保障等......
        第一次的訪問,阿姨的親切讓我們感到很開心,也讓我覺得:生在台灣的我們其實滿幸福的

9957123江庭璇
       由於我們以前都沒有做過訪問,在到達店門口的時候都在外面徘徊不敢進去,阿姨的先生發現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是要吃飯的客人,後來才提起勇氣走進去,沒想到阿姨很大方的答應我們。

       阿姨開的這家米干,我們從大一吃到現在,一開始聽她講話就發現到她並不是本地人,因為這堂課讓我們有機會訪問她,進而了解到她的身世背景。在一個國家出生卻沒辦法領有身分證,一切的津貼、福利都沒辦法享有。但當我們提到對台灣的感覺,阿姨都覺得不管是政治、科技、教育都比緬甸好太多了,這讓我深深覺得,生在台灣的我是很幸福的。

9957125胡君慈
       阿姨有講到她當時的處境是既非大陸人也不是緬甸人,對於身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是很難體會箇中滋味的,我們拿著中華民國身分證、受憲法的保障,並且我們都非常認同自己身為台灣人的驕傲。而在緬甸的非緬裔人是不能從事公務人員的行業,並且是無法買車買房的。

      有能的政府能使一個國家進步,緬甸是個擁有豐富礦產資源的國家,然而貪污腐敗的政府始終無法善用國家優越的資源,政府與人民是各自站在天平不平衡的兩端,當政府越富時,人民的生活卻只是更窮苦,這些都是阿姨在與我們訪談的時,不斷的提到她有多麼的討厭緬甸的政府。
      儘管不是每個政府都能做到清廉不貪污,但至少我們的生活品質在水準之上,隨手一按開關便有電隨之而來,即使道路幾乎都平整,但還是能看到三天一小補、五天一大補的情況

       並且阿姨聽到我們主修的是應華系,在未來會教導外國人學習中文時非常開心,我想這也是因為阿姨當時在緬甸讀的是華僑學校,因此她對於中文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9957136羅玉蓉
       阿姨人很親切,一進去就讓我們發問,老闆則在廚房裡忙,當時是下午三點多,客人只有兩個人,阿姨講了很多關於自己的故事,聽得出來她覺得在緬甸的時候比較輕鬆,但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所以她咬牙在台灣工作,也看得出來她疲憊的神情,訪談中,關於在台灣的日子,她說了好多次:「喔,真的好累唷!」讓我看了很心疼。因為華僑在緬甸過的是比較舒適的生活。

      我覺得阿姨跟我們說她的故事時很大方,她都說:「想問什麼就問,沒關係。」或許是她之前有被訪問過的經驗,也或著是她這些心情不知道跟誰訴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