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報導文學 第四次訪問內容

報導文學 第四次訪問內容
●組員:鄧文綺、李聿芸、翁國宴
●本次採訪者:鄧文綺
1.      採訪時間:
          2011/11/2 晚間21:2521:50
2.      採訪地點:
          男柏德、米老鼠牛排館附近的韓式料理店──「漢城」
3.      採訪情況與採訪此家店的緣由:
    此次為另改採訪的店家,原先TT茶飲的店家因不知有何問題好問而暫時擱在一旁。由PTT上詢問到此家店的老闆也是個外籍人士,因故採訪此店家。雖然此時已經接近打烊時間,但還是有些客人、外籍顧客來訪,老闆娘則細心的為顧客服務。
4.      受訪者:王秀英女士

訪問內容

       面對算是老店的料理店,文綺不禁向老闆娘問道,「為何會想來開家餐廳呢?」老闆娘回答:「因為這是我比較有自信的事情,而且我是個韓裔華僑,做出來的菜會比一般外面的韓式料理店還道地。」面對中文流利的老闆娘,又問道:「那您的雙親是哪裡人呢?」她稍稍回想了一下,說道:「我母親是韓國人,我父親是外省人,原本來自於山東。」「您的中文說得好流利唷!是否有在韓國學過中文呢?」文綺問道。老闆娘露出回想起往事的表情並說著:「我之前在韓國是上華僑學校,所以中文能力還可以。」面對可能是未來應華學生實習的華僑學校,文綺不禁又拋出了個問題:「所以您學得是簡體字嗎?那兒的老師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呢?」她答道:「因為那兒的老師是台灣人,學得是繁體字,所以我也會簡體字。」問道:「一開始來台時有沒有甚麼不適應的地方呢?」她想了幾十秒後說道:「其實沒有甚麼不適應的地方耶。真要說起來就氣候不適應吧!這裡太熱了,有種悶悶的感覺,有時還會有點潮濕,氣候和韓國不太一樣。還有就是衛生習慣不太好,餐廳有點不清潔<指的是「不乾淨」>,這點我會特別注意。很多店的老闆都穿得很隨便,感覺不太好。」「穿得很隨便是指……穿拖鞋、套個髒髒的圍裙就出來招呼客人的意思嗎?」不禁猜測請老闆娘可能看到的情況。「就是那種,起碼最基本的禮貌要先做好啊!」她不禁搖搖頭。「這應該算是文化差異吧?<聽到「差異」二字時,她似乎沒反應。>就是文化上的不同的意思。」文綺有點想為台灣人辯解一下。「可能吧……其實我現在也是穿拖鞋。」老闆娘露出孩子氣的笑容。趁著氣氛稍微熱時問到:「為何會像來台灣呢?」「因為教我中文學校的老師是台灣人,感覺台灣很親切,而且我父親是外省人,所以就會比較想來台灣。」詢問道:「請問您結婚了嗎?您的先生是韓國人嗎?」她回答道:「嗯!我結婚了,我先生跟我一樣是韓裔華僑。」「那也是在學校認是的嗎?」莫非是同學間互相認識而結為連理。「喔!不是,我和我老公是在學校外認識的。」文綺點了點頭以是了解。「為何想來中原這邊開店呢?」文綺對於選店的原因有些好奇。老闆娘說道:「原先是在台北開店的,後來因為2008年金融海嘯,就想換個地方試試看。不過沒想到這兒的租金還挺貴的,有的還比台北貴,真不知道是在貴什麼。」充滿驚訝的語氣問道:「這兒的租金會比台北貴?為什麼呢?」老闆娘解釋道並皺了皺眉頭:「像中壢<指中原這裡>是四萬一個月,中壢市區卻會到十萬一個月,真的很貴呢!還有員工、房租、地租的支出,這些都要算在那……<指成本>上,說真的也沒賺什麼錢呢!但『看開就好』!」「那開了這家店,會希望未來有什麼改變、轉變嗎?」文綺試圖轉移為金錢而有些憂愁的老闆娘的情緒。「會希望裝潢變好<換更高級裝潢之意>、若地租再高就會換地方、菜單變得更豐富,像有些人不敢吃辣卻又想嘗試看看韓式料理,我們<指韓國>就會做些改良。還有原先傳統的石鍋拌飯,會弄新的口味,像鮪魚起司石鍋拌飯來給喜歡新鮮的年輕人吃。」「那您有小孩了嗎?」詢問道。「我有兩個小孩,兒子念中原,女兒還在念高三。」她答道。「是讓孩子在台灣唸書呢?還是回韓國念書?」又問道。「我都讓孩子們在這念書,因為已經在這邊待很久,都習慣了。」她理所當然的說道。「來台灣時,父母會不捨嗎?會不會離家應為太遠而擔心呢?」文綺又問道。「會啊!所以我們常帶著孩子們回韓國。」她簡略的回答道。「有覺得台灣和韓國有什麼很大的差異嗎?」又問道。「覺得台灣很有愛心、很會幫助別人,感覺<歸屬感>比較深。韓國就比較冷淡,這點台灣就比較好。」她回答道。
以上為此次的採訪內容。


心得:

鄧文綺
       這次是第一次一個人去做採訪,感覺非常不習慣。採訪的時間非常短暫,一方面是考量到受訪者的店家接近打烊時間,而我的採訪語氣有些急迫,所以沒有做出更深層的探討。尤其是我一緊張就會習慣講話很快的個性,很容易讓受訪者感受到咄咄逼人的感覺,這點是我必須要努力改善過來的地方。
       另外感到有些奇怪的地方是,採訪者竟會覺得在台灣的歸屬感比較深,這是我有點意料不到的地方。或許是因為居住時間長達二十年之久,所以生活來上比較原鄉還習慣。還有一點是他竟沒有選擇在父親的家鄉──中國山東那兒開家韓式料理店,而是在台灣開店。這箇中原因可能有政治因素或是華語教師的影響,而認為台灣比較好,這原因還是讓我很不能理解的地方。
       或許每個國家都有其文化差異,也有些不太能讓人理解的地方。那我們所能做的有什麼呢?或許只剩解釋原因與教導本國文化了吧!這大概也是現在的我們所能的法子。


2 則留言:

  1. 其他兩人沒去?

    反省到重點了。
    "而我的採訪語氣有些急迫,所以沒有做出更深層的探討。尤其是我一緊張就會習慣講話很快的個性,很容易讓受訪者感受到咄咄逼人的感覺,這點是我必須要努力改善過來的地方"

    回覆刪除
  2. 恩!其他組員沒去,一個是要打工,另一個是要上社團的社課。所以只有一人去採訪。

    我認為「自我反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唷,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會再仔細回味一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