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第一次訪問與經過


第一次訪問與經過

組員:唐轉英、吳宇袖、湯宜晨、楊采晨、宋思慧、洪聖喻

 

10/15    13:55

參與人員:湯宜晨、楊采晨、宋思慧

地點:學校附近的簡餐店

討論內容:與找到的新住民聯絡,確認見面時間

 

新住民來源:一開始打給學姊…無結果 → 不想過繼上一屆的,怕會重複問題與答案 → 教學9樓推廣中心詢問…唯一的媽媽待產回家 → 網路查詢:社區大學、婦女館…時間已過 → 在泰美味前徘徊…似乎不是個好方法 → 在偶然的機會下打給某位國文老師…立即得到協助!

-→ 透過國文老師的妻子的介紹,獲得阮氏劉小姐的聯絡方式

 

10/15 13:55 打了第一通電話,似乎因為稱呼錯誤"阮阿姨"而被誤認打錯。

10/15 14:00 再度打了第二通電話,換個人聽電話,換個稱呼方式"阮氏劉小姐",對方口氣溫和,有耐心地等我們這邊三人討論好再與他繼續聊(不會隨便就掛電話),對於我們問他的幾個問題都好好回答(關於他方便出來的時間,明天可否見面?哪裡比較方便?),而且聽聲音是位年輕的姊姊(反而不像媽媽的年紀)。

並且約在明天(10/16)下午三點半,桃園火車站見面

(因為她每天都要上班到中午,所以以後要約她見面都會選在下午時段)

 

10/16   15:30(人員正式到齊是4:00

參與人員:唐轉英、吳宇袖、湯宜晨、楊采晨、宋思慧

地點:桃園新光三越百貨地下美食街 → 桃園火車站後站異國街上的其中一家越南餐廳

討論內容:第一次見面聊天

 

阮氏劉小姐(以下簡稱劉姊姊)是一位二十八歲的氣質美女,美麗、溫和、親切、熱心、國語也說得滿標準的(已經聽不出甚麼口音了,只有部分的字詞比較難的會有點唸的音不太標準),見面時就滿臉笑容,對於我們的請求他很樂意幫助我們(也僅請劉姐姐幫忙我們做一份作業,關於"越南新娘在台灣"的訪問)。劉姊姊三年前來到台灣的,不過這是她第二次造訪台灣;第一次是在她大二時,因為家裡的發生一些狀況而來台灣工作半年後便回去了。目前家裡只有自己和丈夫,沒有孩子,很歡迎我們找個下午有空的時候到她家裡坐坐!第一次接到我們的電話並非因為稱呼錯誤,而是因為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等我們掛了電話才想起來有人跟他說過這幾天會有人連絡她。

劉姊姊告訴我們:"阮"是姓氏,在越南"氏"則為女性,"劉"是他的名字。家鄉氏在越南北部,下龍灣。因為越南北部與台灣溫度差不多,時差也只有一小時,所以對台灣適應的還不錯!當然有很多習慣越南和台灣有相異,但一開始最不適應的大概是吃的方面,因為台灣人習慣用『醬油』調味,在越南則是用『魚露』,反而沒有吃過甚麼醬油,關於這方面她花了半年來適應。

以下是我們第一次的問答:

Q: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台灣美食?對於『臭豆腐』或『血類』製品的食物會不會很排斥?

A:台灣好吃的東西太多了!硬是要說真的挑不出來…對於『臭豆腐』一開始也真的很不喜歡那個氣味,但現在習慣了也覺得滿好吃的;而關於各種『血類』的製品則不會排斥,因為在越南也會吃『內臟』類的食物,也就沒有這麼忌諱。

Q:一開始來台灣碰上最大的瓶頸是甚麼?

A:一定是『語言』問題,我來台灣時根本沒甚麼中文基礎,只會聽一些卻不敢開口講,但總是要生活,強迫自己要開口練習說。語言通了,基本上生活上就沒有甚麼很大的問題!

Q:現在的工作還喜歡嗎?

A:還不錯!這是我來台灣第三個月便找的,我現在是在一家永和豆漿店,每天早上五點到中午十一點的班,有機會歡迎來坐坐!我從基層小員工開始做起,從零基礎開始學習,現在我已經是那家店的管理階層了!所以我也不能隨便就請假,要約我的話我下午都有空!

Q:來台灣這三年,有沒有想回家?

A:嗯…倒是還好,與家人會用電話或網路聯繫,也就不會特別想家,而且工作只休年假三天,也沒甚麼時間可以回去。

(關於劉姊姊回答關於"家庭"問題時,思考答案的時間比其他問題久,表情也比較複雜,似乎語帶保留樣子)

Q:平常代步的交通工具就是機車嗎?會不會覺得台灣很亂?

A:機車很方便阿,我都騎機車到處走!台灣已經算是很有秩序了,在越南更亂啊!

Q:在台灣和越南朋友見面(聚會)時是說中文還是越南話?

A:我們多說中文,也盡量都在說中文,因為有很多人來是希望學習中文的,講母語反而就達不到那個成效了。

Q:姊姊的中文說得這麼好,越南朋友應該常常誇讚你吧!?

A:(有點害羞的點點頭)有時候我也會教他們講中文。不過我不太會寫漢字。

Q:姊姊平時下班後的休閒活動大概是甚麼?

A:沒甚麼特別的事情就回家了,我通常都在看電視,因為可以邊看電視邊學中文!(眾人鼓掌)這裡倒是沒有越南節目,我要看越南節目的話就得用網路了。

 

聊個差不多後,劉姊姊看時間差不多,便說帶我們去嘗嘗看越南特色料理。我們跟著劉姊姊一起到了桃園火車站後站,看到許多泰、越的店面,她很熱心地向我們介紹這一帶都是這樣子的店面,平時假日這附近會塞滿人潮。她說自己有次也是帶越南朋友來這裡,越南朋友嚇到:這裡是台灣還是越南啊?

我們隨劉姊姊進去一家她說還不錯的店,大概是因為還沒五點,外面天色也還是亮的,老闆看到我們一行人還滿驚訝的…。我們點了一些牛肉、豬肉河粉及越南春捲(提早吃的晚餐),吃完飯還拍了些照片,和劉姊姊確認下次見面時間。

晚餐閒聊重點:

劉:你們看這家,它也有卡拉OK點播機,這是越南餐廳裡都會有的!

(店家的右邊牆上有個神龕,小神龕裡面卻只有插著香的金爐,沒看到畫像或雕像,前面供品有水果還有啤酒)

劉:在越南,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信佛教,而我們祭拜時就甚麼供品都可以拜,啤酒、咖啡…沒有禁忌。而我們拜拜也是拿香,但我們不會有畫像或雕像,頂多家裡有拜祖先時會有祖先的照片。一般家裡都是祭拜祖先和神明,也有些是只有祭拜祖先;而店家都是拜財神和土地公。

 

2 則留言:

  1. 閒聊重點?試題目重點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不是的
      只是晚餐吃飯時說了很多東西,從八卦到生活談都有
      "閒聊重點"是想特別指出晚餐時說到有些可能會需要的資訊或者與台灣比較不同之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