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11/29採訪



11/29() 晚上八點半
這次的訪問以影片拍攝的內容為主,所以這天訪問的內容當中,有部分是之前訪問過的問題,我們決定利用這次的機會,做更深入的探討。
攝影:劉德容
記錄:張雅涵
錄音:林冠蓁
提問:賀稚閎

Q1:之前聽阿姨提過有關柬埔寨的朋友跟她老公之間發生的事情,請問大概的情況是?
A1:因為當時剛嫁過來台灣時,語言不通,沒有駕照,出門不方便,許多事情都要依靠先生,加上她當時沒有工作,像是買菜等等,必須要等到先生下班後才能一起去,先生因此而嫌棄她,認為她笨、不夠獨立。為了不讓她先生嫌棄她,最後決定到中原大學裡學習中文,才解決了問題。

Q1:之前來訪問時,看過你跟兒子同學的媽媽相處得還不錯,請問阿姨有台灣朋友嗎?
A1:雖然認識一些兒子同學的媽媽,見到面時會打招呼、說個話,但是平常時間沒有會相約出來聊天或是出去玩的台灣朋友。

Q2:之前訪問時,聽你說過有關台灣人對於新住民有一些刻板印象,可以大概描述一下的的看法嗎?
A2:可能是因為一開始來嫁來台灣的新住民有許多中途跑走的記錄,不管是從菲律賓、越南,或是泰國來的新住民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所以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被台灣人排擠。像是早期新住民在台灣找工作時,老闆常常不信任他們,認為他們做是手腳不乾淨,或是覺得他們很笨(因為不懂中文),所以只能到工廠找工作(因為工廠裡以外勞居多),其他類型的工作幾乎都是應徵台灣人為優先,或是會先詢問來自於哪一個國家,是否領有工作證及身分證,新住民也會因此對找工作沒有信心。然而現在也有部分的店家認為新住民肯吃苦、很認真,所以願意雇用新住民。政府規定,越南與泰國來的新住民是不需要領有工作證就可以工作,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雇主都知道,他們怕雇用到非法,或是逃跑的人,所以都會希望新住民用工作證來證明自己。
在泰國,必須在十六歲時決定自己要保有泰國貨是台灣的國籍。我認識一個人,因為當初仲介不好,嫁過來後發現老公的經濟能力不夠負擔生活費以及孩子的學費,因此趁著十六歲之前離婚,並帶著小孩回泰國生活。但是對我來說,到台灣來賺錢,因此而認識了我先生後嫁到台灣來,改變了我的一生。


Q3:阿姨為什麼教到台灣後,並沒有改成台灣國籍,而是申請永舊居留,並保有泰國國籍?
A3:不想放棄泰國國籍是因為這樣隨時想回泰國比較方便。早期的新住民可以擁有兩個國籍,但是現在泰國不准,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國籍。
保有泰國國籍,回泰國時,就不需要申請簽證,但如果是台灣國籍,像是我的先生和我的小孩那樣的話,每次去泰國都要申請簽證,比較不方便,而且機場的人員知道你拿的是泰國護照,也會比較親切。
未來年紀大了,小孩可以獨力照顧自己的時候,我可能會泰國台灣兩邊來來回回住也說不定。

Q4:當初覺得台灣人對新住民較為不友善?
A4:剛開始來台灣的時候,因為語言不通,不敢出門,只敢跟先生一起出門,在外面跟台灣人接觸時,常常在被發現是新住民後,被詢問是從哪個國家來的,可能是我運氣比較好吧,並沒有甚麼不愉快的經驗,附近的鄰居也都因為長期相處而感情不錯。

Q4:除了柬埔寨朋友的是情之外,還有聽說過其他新住民在台灣較為不愉快的經驗嗎?
A4:我之前在應徵工作時,曾經被台灣人問過你是從哪裡來,我回答我是從泰國來的之後,她就說她隔壁之前有一位從菲律賓來的人逃跑了,她覺得可能泰國來得比較好。但是我認為會不會跑掉並不是以哪一國人來區分。

Q5:在小朋友的教育上有沒有遇過甚麼樣的問題?
A5:有,因為我自己以前在泰國的時候,只念到國中畢業,才會現在要這麼辛苦的工作賺錢,所以希我告訴自己的小孩說,你要努力念書,以後才不用像爸爸媽媽這樣辛苦的工作。小時後在泰國因為兄弟姊妹太多,爸爸媽媽沒錢給全部的小孩子讀書,所以只有兩個小孩子念到大學,其他人都要幫忙賺錢。
現在我的大兒子上了國中之後,學的東西都很難,像是英文什麼的,我都看不太懂,所以只能問兒子寫好了沒,好了就蓋章,不過因為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我比較不會擔心。

Q6:你會帶你的先生和小孩一起回泰國嗎?
A6:會帶他們回泰國玩。小孩子們都很喜歡去泰國,因為在泰國不用上學,都一直在玩。因為現在我爸爸還在,所以會想要定期,大約兩三年回去一次,但是老了之後就不一定。泰國的親戚來台灣玩時,也都相處得還不錯。兒子在泰國玩的時候,會因為想跟我姐姐的小孩一起玩,所以會比較想要主動學泰文。

1 則留言: